学术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高自友教授“城市交通系统的均衡分析方法”学术报告

信息来源:发布者: 管理与决策研究所时间:2010-04-10
      2010410上午,山西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高自友教授,在学院二层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城市交通系统的均衡分析方法”的专场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管理学院院长李景峰教授主持,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刘维奇教授,研究所人员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及部分硕士生共同聆听了报告。
教授的学术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管理科学及社会科学中的网络分析、城市交通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网络均衡分析方法。
教授首先探讨了网络分析的历史根源。1940年代,MIT网络实验室的一些研究表明,中心性高的网络比中心性低的网络在信息传播以及解决问题的效率和速度上都略胜一筹,并且其中的成员更容易获取所有的网络信息。20年后,Stanley Milgram用实证测试了他们的推测,得出了现在非常流行的六度分离现象Six degree separation;而S.F.Nadel等人类学家开始不再把社会看作一个整块的实体,而是看作一个行动者之间的一种关系模式或者关系网络(系统),每个人相对于其他人都有着不同的行动能力Harrison White 领导哈佛研究员进一步探索了社会结构的数学依据,建立了团体结构的代数模型、集合理论和多维结构理论, 从而建立了譬如连接强度和连接距离等概念并建立了利用复杂代数表示的投影模型的方式。1970年代,美国著名的新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 Granovetter提出了弱连接强度(SWTStrength of Weak Ties)的影响理论。到1990年代,网络分析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管理咨询、公共健康、以及犯罪、战争等。
其次,高教授认为,现代城市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强,但是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交通拥堵等。城市交通系统涉及到人、车、道路及管理控制系统等诸多因素,因此,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市交通流涉及人、车、路和运行环境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动态性、随机性和复杂性三大特点,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极具挑战性。在此基础上,高教授和黄教授指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出行行为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1)建模和分析问题,研究什么样的个体出行博弈行为和相互作用方式,导致了宏观层面上的群体行为(网络交通流分布);(2)设计或管理控制问题,研究如何设计交通出行模式和管理控制方式实现系统最优的目标。
最后,高教授认为,正是由于城市交通流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极其复杂,其中蕴涵着大量的基础科学问题,而网络交通流理论的本质和作用是深入理解复杂的交通行为。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巨量智能出行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和所涌现出来的行为规律,只有用网络均衡分析方法才能清晰地给以描述、推演和可信,才能真正指导城市交通规划、管理和控制。
教授旁征博引,从网络分析的历史及其广泛应用,探讨了作为复杂巨系统的城市交通,指出网络均衡分析方法是真正指导城市交通规划、管理和控制的科学手段。高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渊博的知识,精辟透彻的分析,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称赞。对于师生所提出的问题,高教授都作出了一一解答,讲座在热烈讨论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