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许启发教授“分位数回归理论方法与应用”学术报告

信息来源:发布者: 管理决策研究所时间:2012-04-20
     

420下午,合肥工业大学许启发教授在管理学院二层报告厅作了题为“分位数回归理论方法与应用”的报告,报告会由李常洪副院长主持,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刘维奇教授、中心研究人员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共同聆听了报告。
        教授首先从一个收入水平与食品支出的例子入手,介绍了分位数回归的定义、功能和适用范围。他指出,分位数回归适应一类更广泛的数据,其回归估计结果更加稳健、更加细致地描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关系;分位数回归不同于分组回归。结合自身研究工作,许教授介绍了他们团队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他们提出的一个新的经济计量模型——分位数局部调整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数学表示、经济含义、参数估计与预测技术等。新模型不仅能够包容均值局部调整模型,而且全面提升了局部调整模型的功能,既能够刻画响应变量为实现最优均衡进行动态调整的调整速度与调整方式,又能够揭示处于最优均衡时响应变量条件分布的全景信息。
        构建好分位数局部调整模型后,许教授将其应用到了中国货币供给和需求中,得到了中国货币需求分位数局部调整模型M1M2。对比M1M2货币需求分位数局部调整模型,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变动规律基本一致,然而,调整系数却有着不同的表现:M2的调整系数在高分位点处才显著,并且随着分位点上升,取值不断增大。中国现阶段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M1体现企业和居民资金松紧变化,流动性较强,M2体现社会总需求变化,流动性较弱。调整系数的变动规律可能与M1M2的流动性和范围有关,由于M2的流动性较弱,故在低分位点处(货币需求不旺盛),不进行调整,而M1的流动性较强,可以随时进行调整;然而,在高分位点处(货币需求较为旺盛),由于M2涉及范围广,体现社会总需求变化,为满足经济活动需求,其调整力度加大,此时M2调整系数高于M1的调整系数。
        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利率弹性并非常数,在货币需求不同阶段它们有不同的表现;第二,货币需求不同阶段,无论是M1还是M2,货币调整速度显著不同,同时M2的调整方式呈现非对称性;第三,M1存在货币失踪之谜的现象,而M2却在其条件密度第一个最优区域实现了供求均衡,不过如果货币需求进一步扩大,M2将会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均衡,这要求M2的调整力度必须加大;第四,最优货币需求条件分布较为分散,这为央行制定货币政策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央行可以根据需要在货币需求旺盛或不足两个不同时期,分别关注条件上尾分位数与条件下尾分位数的变动,有针对性地调整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