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山西财经大学沈沛龙教授“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学术报告

信息来源:发布者: 管理与决策研究所时间:2008-11-23
      20081123,山西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邀请了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沈沛龙教授在学院二层学术会议厅作了题为“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宋鹏副院长主持,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与学院部分教师、硕士研究生听取了此次精彩报告。
沈沛龙教授首先从金融工程专业的设立讲起,引入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介绍金融风险的分类、金融风险的度量方法、金融风险的控制途径之后,讲述了他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研究预期。
沈沛龙教授讲到: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等,对应于不同的风险已有一些控制金融风险的途径,如设计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等。目前,对于风险的度量标准尚不唯一,可以用方差、β系数、VaR、一致风险测度等来度量风险,各种度量方法均有自身的缺陷,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沈沛龙教授认为:金融风险问题是金融业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 而伴随借贷行为产生的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为古老的一类风险,因此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一直是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0 世纪80 年代初,受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银行业普遍开始注重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198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订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 , 建立了根据风险设定最低资本要求的基本框架。该协议的诞生对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使得协议的缺陷逐步暴露出来, 比如,贷款损失准备金随商业周期变化的现象、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对资本要求的影响、不同信用工具的信用风险、不同银行的组合分散化程度、对冲交易、内部风险管理系统的差异等等使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式不再适用。沈教授提出新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通过银行的风险资本来刻画银行的风险,从而进行贷款评级、投资组合风险度量、信用衍生工具定价。作为另一种重要风险的操作风险,则很难度量,其中涉及到很多主观因素,信息传递机制起到重要作用。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合理度量操作风险成为沈教授继续研究的问题。
报告结束后,主评人张信东教授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沈教授所做研究的创新价值,主要从做学问、搞研究的角度对该报告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阐述。在座的老师和研究生提出了不少相关问题,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听取了沈沛龙教授的解答。沈沛龙教授通俗生动的比喻、踏实谦逊的作风,赢得了在场师生阵阵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