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心成员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

信息来源:管理与决策研究所发布者: 时间:2015-12-20
     

20151218—20日,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赵建凤、博士研究生贺亚楠、郝盼盼、硕士研究生张亚男、梁剑、李娟赴北京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发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承办、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清华大学陈晓教授、北京大学王立彦教授、复旦大学吕长江教授、南开大学刘志远教授等会计界知名学者与后辈新秀共聚一堂,探讨会计前沿问题,分享会计研究学术体会。会议设主题报告与分组讨论,主题报告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Zhen Li教授、香港大学教授Chen Lin教授做了精彩纷呈的学术分享;分组报告主题多样,涉及会计信息质量、资本市场、公司治理、审计等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同时,会议设立学术期刊主编论坛,邀请《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的主编讲授论文选题与稿件质量评价等问题,为学者和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与投稿提供指引。会议期间还安排了“博士就业交流”环节,为博士生就业与会计院系招聘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

如此丰富的学术盛宴,参会人员获益颇多。其中,由新加坡国立大学Zhen Li教授所做的题为“Native Research, Mother Tongue”的主题报告引起了全场参会人员的强烈反响与热烈讨论。Zhen Li教授基于对目前各大学科研成果中考核对“SSCI”期刊论文的现象,做了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首先,对“SSCI”期刊的发表语言要求做了统计,发现这些期刊以英语作为发表语言要求的占据主要部分,有少量德语、西班牙语等,但以中文发表的仅有几个,从而思考:中文在哪里?对于我国学者而言,摒弃母语,以英语发表在作为国际化象征的同时更需警惕语言消失可怕后果。其次,对于国内外会计界学者的研究议题做了分类,发现国外是工匠式的研究,当下还是主要针对传统的会计问题如内部控制、盈余管理等做雕琢性、精细化的研究,但缺乏新意,而国内的议题则有点“邪恶”有点“俏皮”,涉及国营民营、伦理基因、在职消费等有趣的问题,但总体上较为粗糙,不够深入。最后,对于国内学者基于我国数据的研究投稿“SSCI”期刊被拒的最常见原因——缺乏普适(generalizability)这一问题,为广大学者指点迷津。Zhen Li教授指出:何为普适?吾之感动。一篇好的论文,定是可以感动自己、感动别人的,就如同文学作品“老人与海”、“愚公移山”等,虽然立足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可以在国际上流传如此广泛,无外乎这一原因。Zhen Li教授的报告,被在场参会人员几次热烈的掌声打断,新奇而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引起大家强烈共鸣。分组报告同样精彩,除了涉及公司独立董事换届、IPO抑价、风险披露等这些或是具有中国特色、或是国际上共同关注的问题,更有紧抓我国时代背景及经济现象的新鲜议题,如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后青松等学者所做的题为“高铁开通、信息流动与企业创新”的报告,引起了很多参会人员的兴趣与关注,为如何拓展研究思路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会后,山西大学作为理事单位,参加了《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会议,由贺亚楠博士代表山西大学理事张信东教授出席。理事会议程包括三个内容:各理事投票同意东北财经大学加入《中国会计评论》理事单位,并决定下一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由东北财经大学承办;投票选出“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异分析——基于薪酬结构差异和薪酬变动差异视角”等5篇参会论文为优秀论文;为解决“博士就业交流”这一环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博士就业交流”线上平台的创建与改良进行了商讨。